金牛/石牛/成都:历史文化秦开蜀道置金牛 汉水元通星汉流

金牛道,又称石牛道,北连汉中,南达成都,于崇山峻岭间绵延上千里,乃是由蜀地通往关中乃至中原地区的极其重要的交通动脉,自古即有“入蜀咽喉”之称。金牛道或石牛道之名均来源于“石牛粪金”的故事。实际上,金牛道的开通远在此之前。金牛道虽早已存在于巴山蜀水之间,然而直到秦汉之时人们方才以“石牛道”称之。
Date: 2022-02-10 10:16:15 | View: 209

金牛/石牛/成都:历史文化秦开蜀道置金牛 汉水元通星汉流

文化远近

公司主营:文化项目策划创新服务;群众文化活动服务;书刊画册策划创作、编辑设计、代理出版印务;网络技术推广服务、电子书设计制作等。

欢迎关注“方志四川”!

秦开蜀道置金牛

汉水元通星汉流

无生

金牛道,又称石牛道,北连汉中,南达成都,于崇山峻岭间绵延上千里,乃是由蜀地通往关中乃至中原地区的极其重要的交通动脉,自古即有“入蜀咽喉”之称。

“秦惠王欲伐蜀,乃刻五石牛,置金其后,蜀人见之,以为牛能大便金。牛下有养卒。以为此天牛也,能便金。蜀王以为然,即发卒千人,使五丁力士,拖牛成道。致三枚于成都,秦得道通,石牛力也。后遣丞相张仪等,随石牛道伐蜀。”

息夫人石雕塑像-公园历史名人美女雕像

成都金牛公园金牛雕塑

显然“五丁力士,托牛成道”只是文学性、夸张性的描述,蜀道的开通不可能是一时之功。上古迢远,文史匮乏,许多重要的史料往往与神话传说糅杂在一起,出现夸张之语不足为怪。实际上,金牛道的开通远在此之前。如《华阳国志·蜀志》有载:

“周显王之世,蜀王有褒汉之地,因猎谷中,与秦惠王遇……

“惠王知蜀王好色,许嫁五女于蜀。蜀遣五丁迎之,还至梓潼,见一大蛇入穴中……”

这些都从侧面表明在秦惠王之前,金牛道便已存在,蜀王多半是派人对原来的道路进行了拓宽与修整。

常遇春骑马铜雕塑像-景区广场历史名人古代著名将领将军雕像

秦蜀金牛古道,又名石牛道、五丁道、剑阁道,古蜀国出川的主干线,它与长城、灵渠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被称为世界交通史上的活化石

金牛道虽早已存在于巴山蜀水之间,然而直到秦汉之时人们方才以“石牛道”称之。而“金牛道”之名则出现得更晚,唐初置金牛县,“金牛”才开始成为这条古老蜀道的名称。

此外,金牛道也从不是一条固定不变的路线。随着时代变化、社会变迁,金牛道的方位先后经历了两次大的变动。至于金牛道上的关隘、驿站、政区、地名等的变更,则更为繁复。但由于地势、地理等自然条件限制,这条古道的方位变迁又被限于一定范围内,有着较强的稳定性。

历史名人荆轲砂岩石雕塑像

秦汉及秦汉之前,金牛道的具体路线虽然难以考究,但从卷帙浩繁的史籍中仍可窥其一鳞。许多学者都认为,先秦与秦汉之时的金牛道大致是由汉中经阳平关而至白水关、昭化,再越剑门关历梓潼、绵阳、广汉而达成都。

五丁开山

至唐宋之世,秦岭巴山一带得到了更为充分的开发,金牛道的路线也得到了一定优化。得益于强盛的国力支撑,大规模的开山凿石、筑路修栈与维护成为可能。金牛道由取道白水关改循更为险峻的嘉陵江直抵广元,而后过剑门至成都。这是金牛道的第一次大的变动。变动后的金牛道远比秦汉时走白水关一线更为便捷,使用也更加频繁。达官显贵、文人骚客、商贾农人、军旅游兵络绎不绝于其上,实乃“全蜀之路必由”。

大将韩信景区园林雕像-公园历史名人古代著名军事家雕塑

元明清时,金牛道发生了第二次大的变动。随着人们对更为便捷的交通的要求以及大巴山腹地宁羌州的设立,一条较唐宋时更为近捷的路线逐渐形成。这时的金牛道由汉中到烈金坝、五丁关,再到宁羌州过牢固关、七盘关而至朝天、广元,之后或至昭化接唐宋金牛道而达成都,或由广元南下阆中,再折西南而入成都。到此,金牛道已可谓定型。

不同历史时期的金牛道路线虽有差异,但新路的开辟并不代表着旧道的废弃。这是金牛道的完善与扩充,而不是简单的新生旧死。事实上,现代连通川陕两省的公路、铁路也大多沿金牛道等古老的蜀道线路而建。

中国历史名人明太祖朱元璋铜雕像

时光荏苒,从古老的传说到现代的高速公路、铁路,金牛道历久而弥新,却又在变化中始终保有着鲜明的特色,一些古老的关隘、重要的城镇以及名胜古迹千百年而不易,始终在金牛道上充当着地理、历史、文化坐标的角色,对于后人研究蜀地的治乱与发展、经济与文化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史料价值。无可置喙,金牛道已经是这片大地上不可磨灭的文明符号。

参考资料

兰勇著四川古代交通线路史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12:7-34

班固汉书石刻浮雕-大理石中国历史名人东汉著名史学家班固公园校园墙壁文化浮雕

本书编委会中国国家人文地理四川广元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201611:92-93

李之勤金牛道北段线路的变迁与优化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4:48-59

孙启祥金牛古道演变考成都大学学报,2008:82-86

邹一清先秦秦汉蜀地南北交通线研究综述中国史研究动态,2013:48-56

作者:无生

配图:方志四川

方志四川部分图片、音视频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文章所含图片、音视频版权归原作者或媒体所有。

公园历史文化名人林则徐石雕雕塑

原标题:《秦开蜀道置金牛汉水元通星汉流》

相关图片

相关资讯

微信/电话同号 135-8216-1651
返回顶部
导航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