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览以“仰止”为主题,共分为三大展区,展出了反映两位艺术家创作历程中不同阶段的代表作52件。艺术家从传统中国山水画的东方语境切入,用切割金属的工具替代了毛笔,用金属钢板替代了柔薄的宣纸。立体三维镂空还转变了作品的观看方式,全息的观看角度在不同场景、不同时间空间的光作用下,变幻莫测,使坚硬的“山体”散发出无比柔美神秘的气息。周鹏生山水雕塑作品是中国雕塑家在创造民族雕塑的语言形式方面所取得的成果。

以昔日海外流入上海的日用老银器物为基底,与他的琴和山水上做了回应,银盘上老欧洲特征的精美纹饰,让人产生维多利亚时期的审美想像,海派文化在他的作品中完美呈现,用当代艺术的观念,把曾经老上海的流行西洋文化跟今天这个时代嫁接在了一起,同时也引发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体现出了当代雕塑家应该具有的社会责任感和价值观。

林岗怀着敬畏之心以“仰止”之姿态遥望人类的历史,中西古典美在当代邂逅,不同内涵的金属碰撞,交响乐奏起,琴的音乐联想娓娓道来,琴和山,一柔一刚,营造出高山流水“之象”的意境空间,呼唤曾经汉、唐、宋的审美,致敬漫长的人类文明。他擅长对人物特征细致入微的刻画,并用泥片材质塑造出单纯质朴的艺术气质,再顺应泥片的趋向,淡化人体结构,突出人物特征。为青年雕塑家的成长提供助力。

在此次展览中,观众能从《问石》、《微光·万相》、《惜莲》等夸张多变的造型中,感受到作品中所传达出的精神气质及独树一帜的表现张力。林岗与罗小平,虽有着不同的艺术历程且创作不同题材,看似存在某种戏剧性的冲突,他们都在传统造型基础上各自找到了艺术语言新的突破。从中可以看到西北地区青年雕塑家在当代社会发展中的艺术追求及其精神风貌。

此次展览特别呈现两位来自不同城市,经历不同文化背景的艺术家,并通过他们作品间的“交流”、“碰撞”与“共鸣”为观众呈现海派艺术的多样性及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