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爱情故事中该有的元素都齐全了,让当代的我们对于这些传奇充满了一种情绪复杂的向往。就像所有文艺电影中的桥段,因为对同一件艺术品同时发出赞叹而注意彼此,因为打发时间的交流而发现年纪相仿和兴趣相投,因为彼此都存在情感的空白期而萌生一种毫无杂念的不安。与其说是爱情,倒不如说这是两个孤单的人的生活有了一些重叠,就像两根不同方向的直线,在某个点相交,然后彼此越走越远。
她是某个商贾的独生女,家里做消防器材,产业不大但牵扯到的关系网极为“不可明说”,其实以她的家庭出身,基本走的是“门阀婚姻”,与寻常恋爱截然不同。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资源互补”——她后来的老公是某局二公子。其实怀揣好奇,我也问过她的感情怎么那么“乱”——至少在外人看来,她倒也坦诚,“随着自己的性子来”、“最初不喜欢后来觉得还不错”、“我与他只限于恋爱本身,结婚根本不可能,又没牵扯到床,怎么能说乱?”我记得毕业那天,周围很多亢奋的男生把草稿本撕得粉碎,然后对着电风扇向上一抛,让“雪花”纷纷落下,这种激情居然也能感染到一部分平时文静的姑娘,大家纷纷开撕,一时间“撕”声起伏,白雪不断。因为那天我值日,自然不会傻兮兮地给自己增加工作量,只是叹息了一声“十多年的寒窗苦读,就这样被一场考试,送进了生命的褶皱里。
”一晃已经混迹社会有些年头,同学的聚餐上自然会碰见她,所谓“酒壮怂人胆”,借着轻微的酒劲儿,我有点冒失地问了她这么个问题,“当年你喜欢我不?有时想想,她避免了一颗心受伤,而让他自己有个答案,这也是她的温柔善良吧。其实,每个人喜欢的异性类型是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说起来,当时面对她,我早已没了曾经的那种憧憬——我变了,她也变了。我们向往着美好,向往着一切都如童话般的完美,只是,生活中、生命中有太多的不可控,世间有太多的不期而遇与扑朔迷离。
有时候,我会觉得,对于两个人相处来说,或者与所有人相处来说,最好的状态就是自然而然,偶尔可以那么刻意一两下——就是所谓的“客气”。对方不在的时候,也能尽情享受只有独处才能获得的宁静与美好,发挥自己独有的光芒,不会因为不在一起而感到孤单和紧张。但是,需要陪伴是否是不独立,还是说黏人的背后是一种不安全感?也许仅仅是之前一些过往犯错的警醒或者希望加深彼此的联系感。本质就是不独立才会总希望有另外一个人陪伴自己完成很多事吗?
两个人在一起长久相处,一定不需要的是并集,只能是交集,而且是核心区的深度交集,例如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性爱观等,除了极其重大的事情,原则上需要两人共同体验承担,剩下大部分时候,应当是自我约束自我提升自我娱乐。就像一盘菜,你再爱吃,让你每天吃,你也会吐,而偶尔让你吃几口,你就会想的不得了。我们要正视这样的现实——这世上没有完美的爱情,也没有完全如你所愿的另一半。
吵架什么的,可能有能力问题,可能是方式问题,也可能是沟通问题,其实大可不必如此纠结。上述这些只是关于爱情最表面化的部分,因为当两个人都明白自己和对方想要什么样的生活的时候,对于生活的期许,世事的判断,很多的观念,很多的看法,都会逐步保持一致起来。深挖背后的问题,或者说更层次的核心,就不仅是简单的“两情相悦”,而是两个人背后的家族、家族是否能彼此契合。这也就是像提及的“门当户对”,家庭越不普通,爱情和婚姻考虑的东西就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