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窟雕塑肇始于公元3世纪,兴盛于5至8世纪,19世纪仍有余绪,其历史长达1500余年,是我国雕塑创作中一个重要的篇章。它不仅保留了大量宗教、美术、书法、服饰、图案纹样以及时代社会风尚等多方面的实物史料,堪称一座大型的石刻艺术博物馆,并且体现出当时劳动者们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审美,也为后来的雕塑创作和学术研究提供了大量的艺术样本,具有相当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是世界艺术瑰宝莫高窟中最大的佛像。
本期开始的中国石窟雕塑艺术欣赏专题,以重大石窟点为纲,对石窟雕塑的时代风貌进行分析,并结合具体的代表性石窟雕塑,阐述其艺术特色。掌握重要石窟雕塑的造型特征、风格特点、差异对比,可以说是学习中国美术史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并对弘扬民族文化、发扬民族审美精神有重要的意义。莫高窟位于甘肃敦煌县城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东面崖壁上,莫高窟的开窟比云冈石窟早近一个世纪,为十六国时期,先秦建元二年。敦煌因地质上属砂砾岩地带,石质松软,不宜雕刻佛像,只能作彩绘泥塑像。上面是他记下来的莫高窟水渠旁采摘野生蘑菇的路线图。
第275窟为十六国时期的交脚弥勒菩萨,高3.35m,外来特征较多,面相丰圆,深目高鼻,着外来服饰,薄衣贴体,衣褶稠密,平行的线纹具浓厚的装饰意味,身躯健壮,但有些硬直、欠自然,可见印度及西域佛教艺术的影响。当然与“犍陀罗”、“笈多式”、“马土腊式”相比,又可看到不完全相同,中国化的成份有不少。交脚弥勒菩萨为我国南北朝佛教造像中独创,这也是莫高窟现存早期最大的弥勒像。第248窟的北魏坐佛,高92厘米,面部及衣服外来特征较明显,薄衣透体如“曹衣出水”,造型已趋清秀型。莫高窟壁画就是这多种经变。
第285窟的禅僧为西魏佳作之一,躯体塑造简练、瘦削,形貌清秀、恬静,面容长中带方。第290窟的北周菩萨,脸形变化趋向丰圆,是一个天真淳朴的“少女”形象。总体来说,十六国、北朝敦煌彩塑在色彩上比较单纯,至隋唐,莫高窟彩塑更丰富绚丽。相对而言,敦煌莫高窟十六国、北朝时期彩塑,与云冈、龙门相比,形体较小,气魄当然不如,与麦积山石窟相比,麦积山虽也是小型较多,但“秀骨清像”型的似乎更出彩些,大约由于受中原文化影响较深。北魏彩塑中可以见到接近中国人的形象,说明外来影响之外,毕竟是在中国社会的现实生活基础上由中国匠师制作的。著名泥塑有甘肃敦煌莫高窟的菩萨。
到北朝中后期,佛、菩萨的形象,慢慢转化为面容瘦削和“褒衣博带”的服饰。北朝佛教雕塑中的这一变化,同时可在其他石窟寺中见到。北朝后期的“秀骨清像”,是由于受到当时南朝社会崇尚玄学所形成的审美风尚决定的,但是相比而言,瘦削的造型,没有麦积山、云冈、龙门那样强烈。十六国和北朝造像,与后来佛教艺术兴盛的唐代相比,彩塑的上彩,也没有后来的唐代那样丰富多彩,所以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就早期造像而言,与麦积山石窟的同类造像相比,总体上说稍有逊色,与云冈早期的石雕造像相比,同样也有所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