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38年2月,为培养抗战文艺干部和文艺工作者,毛泽东、周恩来、林伯渠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联名倡议成立鲁迅艺术学院,1940年后更名为鲁迅艺术文学院,简称“鲁艺”。《黄河大合唱》《延安颂》等一大批红色歌曲在鲁艺诞生,一幅幅版画和一部部戏剧,如同利刃一样刺向敌人,如同号角那般唤醒人民。

抗战胜利后,根据中央战略部署,鲁艺师生经过几个月的艰苦行军,于1946年6月到达哈尔滨,开始了在东北的演出、创作、宣传和办学工作。在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的战火硝烟中,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在改革开放和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鲁艺人始终秉承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将鲁艺精神植根东北大地,创作出一大批红色文艺经典作品,培养出一批批德才兼备的文艺人才,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一面旗帜。

毛泽东和周恩来领衔,林伯渠、徐特立、成仿吾等人联名发出鲁迅艺术学院《创立缘起》。文中说,艺术是宣传、发动与组织群众的最有力的武器,培养抗战的艺术工作干部已是不容稍缓的工作,因此创立鲁迅艺术学院,要沿着鲁迅开辟的道路前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