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全国清理和规范庆典研讨会论坛活动工作领导小组批复同意,辛丑年中国仙都祭祀轩辕黄帝大典将于10月14日在丽水市缙云县举办,主办单位为浙江省人民政府,承办单位为丽水市人民政府、缙云县人民政府。轩辕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是华夏文明的开拓者和奠基者。5000多年前,轩辕黄帝率领部族开疆拓土、一统华夏,开启了璀璨的中华文明。黄帝文化始终激励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祭祀轩辕黄帝不仅是缅怀先贤的仪式,也是传承中华民族精神的载体。

今年的仙都黄帝祭典将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并全力推广中国仙都黄帝祭典网络祭祀平台,邀请全世界华夏儿女在网上参与献花、祈福等互动活动。据专家考证,缙云仙都祭祀轩辕黄帝始于东晋年间,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经全国清理和规范庆典研讨会论坛活动工作领导小组批复,同意中国仙都祭祀轩辕黄帝大典主办单位变更为浙江省人民政府,一年一届。组织仙都黄帝祭典活动,就是为了更好地借助这个载体,助力打造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增强全球炎黄子孙的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

通过深入挖掘、充分释放黄帝文化的品牌力量,促进文化浙江、诗画浙江建设,推出一批具有国际影响、中国气派、浙江辨识度的标志性成果,以文化力量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助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美好社会。细致做好保障,各项活动安排、联络服务、安全保卫、疫情防控等都在抓紧推进和不断优化中;全面提升环境,力争以最整洁、最美丽的环境迎接各方宾客;黄帝文化是瓯江山水诗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深入挖掘黄帝文化、推进诗路文化带建设上,叶菁认为应该重点把握好三个关键词。

不仅要研究黄帝文化,还要把黄帝时期的先祖先贤以及山水文人进行系统挖掘谋划,合理布局,使他们逐步从一种文化标志内化成浙江的历史烙印。关键是把文化衍变为产业,让抽象的文化意涵通过具体的形象载体得以还原和传播。可以通过艺术创作,让先祖先贤等历史人物艺术化、雕塑化,成为城乡空间里的一个个可视性的艺术;在推进瓯江山水诗路当中,可以把黄帝文化植入其中,把诗词变成产品,把文化旅游的资源转化为文化旅游资本,这样才能够让诗路文化兴在笔墨间、旺在实景里、落在山水中。前不久,袁家军书记在省委文化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加快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注入强大文化力量。

在郎文荣看来,今年的缙云仙都黄帝祭典经批准为由省政府主办,不仅推进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利用和开发,更进一步推动了丽水共同富裕美好社会山区样板建设。以黄帝文化为基点,以仙都黄帝祭典为平台,深挖本土文化的时代价值与精神内涵。在黄帝文化的研究传承中,找到与浙江和丽水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结合点。通过祭典活动的举办,进一步扩大丽水和缙云作为中国南方黄帝文化研究中心的影响力,提升丽水乃至浙江在两岸三地和全球华人精神世界中的地位。

以仙都黄帝祭典为媒介载体,助力打造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全球炎黄子孙的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做好推介宣传,以文化输出助推旅游发展,打造富有时代特色、地域特点、文化底蕴的,拓展共同富裕新发展空间,实现从“文化覆盖”到“生活富裕”,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真实可见、群众可感。中国2000多个县级单位中,缙云是唯一一个以轩辕黄帝名号命名的县。很早以前,缙云的老百姓就将仙都的鼎湖峰作为始祖轩辕黄帝来祭拜。

东晋年间,鼎湖峰下已建有“缙云堂”,是祭祀轩辕黄帝的重要场所。1020年,宋真宗派大臣到缙云仙都祭祀轩辕黄帝,并将祈求国运昌盛的“金龙玉简”投入仙都金龙洞。1998年,缙云重建了盛唐风貌的黄帝祠宇并恢复公祭轩辕黄帝典礼。2011年,“缙云轩辕祭典”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千百年来,谢灵运、李白、白居易、徐霞客等文人墨客慕名而来,在缙云留下不朽诗篇,现存摩崖石刻和题记126处,是江南最大的摩崖石刻群,也充分证明了缙云黄帝文化在历史长河中的深远影响。

仙都黄帝祭典受到了国内外史学界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多次相聚缙云,追寻黄帝文化南迁的足迹。中国先秦史学会、魏晋南北朝史学会、浙江省历史学会等单位三次在缙云组织召开高规格的黄帝文化学术研讨会,确认了缙云作为“中国南方黄帝文化辐射中心”“中国南方黄帝祭祀中心”“中国南方黄帝文化研究中心”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