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川数万羌族儿女祭祀大禹诞辰4145周年

18日,农历六月初六,北川禹王广场,数万北川羌族自治县羌族儿女,自发举行大禹诞辰4145周年祭祀活动,祭奠他们的先祖圣王。18日上午9时50分,数万北川羌族儿女在北川禹王广场肃立雅静,随之举行了鸣炮奏乐、敬献花篮、恭读祭文、行鞠躬礼、乐舞告祭等祭祀活动。
Date: 2022-08-05 14:09:37 | View: 124

北川数万羌族儿女祭祀大禹诞辰4145周年

封面新闻讯鸣炮奏乐、敬献花篮、恭读祭文、行鞠躬礼、乐舞告祭…18日,农历六月初六,北川禹王广场,数万北川羌族自治县羌族儿女,自发举行大禹诞辰4145周年祭祀活动,祭奠他们的先祖圣王。18日上午9时50分,数万北川羌族儿女在北川禹王广场肃立雅静,随之举行了鸣炮奏乐、敬献花篮、恭读祭文、行鞠躬礼、乐舞告祭等祭祀活动。

大禹治水景观雕像

据了解,北川祭禹习俗千年不绝,可追溯到夏朝,经历了最初的原始祭祀、唐之前形成的庙宇祭祀,从民间庙祭到宋代以来的官民同祭,在清朝乾隆年间达到鼎盛,形成了知县着黄马褂代皇帝以“太牢”之礼祭祀的国祭。北川如今保留下来的对大禹的祭祀方式主要是唐代以来形成的庙祭,即从农历六月初五开始,多个乡镇的百姓就汇集禹里乡,载歌载舞,昼夜狂欢,以具有羌族特色的祭祀活动,歌颂先祖的功德,表达对先祖的崇敬和怀念。

景区园林历史典故大禹治水景观人物雕塑

随着大禹文化不断的发展,北川现已形成了纪念大禹的浓郁氛围,成为海内外华夏子孙寻根问祖的圣地。2007年7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北川为“中国大禹文化之乡”;2009年7月,北川大禹祭祀习俗成功列入第二批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历史治水名人大禹雕塑

2014年6月,中国水利史研究会将北川确立为“大禹祭祀地”。北川历来具有挖掘、研究、传承、弘扬禹羌文化的传统。北川对大禹文化新一轮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尤其是1991年,四川省大禹研究会在北川成立后,众多知名专家学者汇聚北川,对禹羌文化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产生了重大影响。

景区景点历史名人著名治水人物大禹石雕像

30余年来,在专家学者们的指导、支持和帮助下,北川已经先后编辑出版了《禹生北川》《大禹史料汇编》等数十本禹羌文化研究文集或专著;大禹传说故事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禹民间祭祀活动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公园大禹治水情景雕塑

大禹遗迹的保护和纪念设施的恢复和建设积极地开展,重建了禹王宫,开发了禹穴沟景区,建设了全国第一个大禹纪念馆,禹王广场大禹雕塑浮雕已建设完毕。

相关图片

相关资讯

微信/电话同号 135-8216-1651
返回顶部
导航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