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纪念鲁迅先生

金黎先生的这篇纪念鲁迅先生逝世85周年的文章,深情讴歌了鲁迅先生甘为孺子牛的一生,抒发了对那些为人民而活的人们由衷的赞美之情。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在上海逝世,年仅55岁。
Date: 2022-08-08 08:49:50 | View: 73

为何纪念鲁迅先生

今天刊发的是安阳市著名作家、长篇历史小说《周文王传奇》一书作者金黎先生的第五十篇随笔:金黎先生退而不休,笔耕不缀,依然以饱满的热情和旺盛的精力,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对于文章的撰写,他一直保持着严谨认真的态度,无论是内容的表达还是细节的勾勒,他都会反复斟酌、严格考究。金黎先生的这篇纪念鲁迅先生逝世85周年的文章,深情讴歌了鲁迅先生甘为孺子牛的一生,抒发了对那些为人民而活的人们由衷的赞美之情。

汉白玉鲁迅头像石雕

鲁迅犹如他所处那个时代的敲钟人,肩负社会责任,他的文字篇篇如刀惩恶扬善,鲁迅先生当年的警示在今天仍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让我们从金黎老师的这篇文章中,感悟鲁迅先生深切的爱国情怀和嫉恶如仇、针砭时弊、爱憎分明的大无畏的革命斗士精神。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在上海逝世,年仅55岁。现在,我们纪念鲁迅先生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鲁迅精神像茫茫大海上的灯塔,像民族前进的火炬!

玻璃钢名人头像鲁迅先生

记得那一年在鲁迅文学院短暂学习时,聆听汪曾祺先生等授课之后,鄙人曾经想到什么是鲁迅精神:一是“他的政治远见”,“他用显微镜和望远镜观察社会,所以看得微,看得远”;二是“他的斗争精神”,“他看清了政治方向,就向着一个目标奋勇地斗争下去,决不中途投降妥协”;三是“他的牺牲精神”,他一点也不畏惧敌人对于他的威胁、利诱与残害,他一点不避锋芒地把钢刀一样的笔刺向他所憎恨的一切。伟大领袖将这三点概括为鲁迅精神,并称颂鲁迅在中国的价值。

铜雕广场鲁迅校园人物雕塑

也许有人说,在当时“风雨如磐暗故园”的时代,鲁迅精神的确像灯塔与火炬一样,难能可贵。是的,譬如说鲁迅先生的爱国爱民、为国为民精神,现在,我们平心而论,是不是有许多人缺乏了这样的精神呢?君不见,不少已经曝光的贪官污吏,贪赃枉法的“人民公仆”哪一个是为国为民?也许有人会说,我是先富起来以后,再为国为民,或者说再带动贫困者共同富裕,让他们也富起来…且实际生活中已经看到,先富起来者带动贫困者共同富裕,可谓是凤毛麟角。

校园大理石鲁迅雕塑

再譬如,现在已经揭露的影视圈,一部电视连续剧,有的人收入几个亿。这样,让工人、农民几十年,一辈子汗水流淌,艰苦劳作,也望尘莫及的收入,怎么能够不动摇共和国大厦之基础?更有甚者,贪官污吏,买空卖空的资本家几个亿的银行卡对他们来说,在衣服口袋里像几块口香糖一样。朋友,请不要忘记,贫富差距到了一定程度,任何国家也会出问题的。可见,我们这个曾经多灾多难的民族像鲁迅先生那样有远见卓识者,还是大有人在!有的文化精英,在资本集团的强大支持下,跟社会上其它“精英”联合完成社会控制,包括对网络舆论的控制。中国某些大的门户网站的出资人的资本性质,决定这些媒体必然要为资本利益代言。几大门户网站在发展初期,接受境外风险资金的入资,又纷纷在境外资本市场上市,这样国际资本对这些门户网站具有相当的影响力。

校园名人鲁迅铸铜头像雕塑

朋友,如此网络基本现状,长此以往,同样像贫富差距太大一样,甚至比贫富悬殊更厉害地会破坏我们用千千万万人流血牺牲换来的人民江山啊!再譬如鲁迅先生当年惊醒国人的“人吃人”,愚昧的“啊Q精神”胜利法,公务员、公知皮袍下的”小”、以及众生的冷漠、麻木等等,现在,许多地方也是大有人在吧?某些人的无血性、“软骨病”等,这些,倘若在鲁迅精神的自强不息,永不休战的硬骨头之明镜下,一定会自惭形秽,或者得到灵魂之觉醒吧?

校园名人鲁迅石雕

鲁迅“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称赞鲁迅是“文化新军的最伟大和最英勇的旗手"是“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指出“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换言之,对鲁迅先生最好的纪念,就是要发扬光大鲁迅精神。我们细细思忖,其实鲁迅精神与我们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民族精神是一脉相承。

坐姿鲁迅先生仿铜雕像

比如从司马迁的“文王拘而演周易”开始,文天祥、岳飞、杨靖宇、赵一曼、方志敏等数不胜数。朋友,让我们学习鲁迅精神,弘扬鲁迅先生伟大的爱国爱民为国为民精神,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精神,善于思考勇于创造精神!倘若我们万众一心学习弘扬这些精神,我们伟大民族将会产生多么巨大的磅礴伟力!现在,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我们要敏于接受新事物、体察社会的崭新变化,像鲁迅先生学习,用坚实认真的创作态度、深厚精湛的艺术功底,推动文学艺术事业之繁荣发展,乃是人间正道!

玻璃钢仿铜校园近代名人鲁迅雕塑

毛主席也曾经以精辟的一句论述告诉我们,学习鲁迅精神,鲁迅的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应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而且最好的纪念,正是永远发扬光大鲁迅先生伟大之精神!

相关图片

相关资讯

微信/电话同号 135-8216-1651
返回顶部
导航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