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心铸魂 写意人生

他说,每一位文化巨人都是一部历史。近日在国家博物馆举办的“丹心铸魂”雕塑展上,一尊张仲景的青铜像尤为传神。但见他面容清癯,头颈前倾,右手自然搭于膝间,左手三指微微翘起,身着宽袍大袖,静坐于塌中。这是雕塑家、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的作品。见到吴为山时,已近晌午。吴为山的雕塑艺术中,“写意”二字一以贯之。
Date: 2022-08-24 11:15:43 | View: 57

丹心铸魂 写意人生

从孔子、老子到杜甫、李白,从齐白石、黄宾虹到冯友兰、匡亚明…近日在国家博物馆举办的“丹心铸魂”雕塑展上,一尊张仲景的青铜像尤为传神。但见他面容清癯,头颈前倾,右手自然搭于膝间,左手三指微微翘起,身着宽袍大袖,静坐于塌中。“你看他望闻问切时凝神静气,这是大夫与病人之间的交流,有一种尊重在里面。”说话间,他也额头微倾,目光专注而凝重,一只手轻轻拈起。创作之初,带着思考,吴为山来到南京中医药大学与专家交流,并翻阅了大量医书。古代名医张仲景铜雕李时珍家世代行医。

张仲景半身像铜雕

这是一位既对中医理论有系统研究,又懂得尊重病人、敬畏生命的儒医。“我感动于张仲景在望闻问切中,对病人的体恤、呵护与尊重,而这种感动转化为敬重又渗透进我的作品中。他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书法、绘画、哲学、文学所包含的审美融入其中,在抽象与写实之间捕捉到创作的灵感。“写意,要抓住人物的精神,要表达出人物留给你的最深刻印象。”在国博展厅里,一对来自河北邯郸的母子在杜甫雕像前站了很久。“杜甫人生的不同阶段,处境不同,他脸上的表情也不同,实在太像了!一举手,一投足,一沉吟,一叹咏之间,确实有一种人物的特质直抵人心,有种敬重在心中激荡。广告世界上著名的雕塑图片古代医圣张仲景雕塑

张仲景铜公园雕

正如吴为山在《塑者何为》一书中所提,“这暗合,是心通了。”1979年无锡工艺美术学校迎来了17岁的吴为山,他在那里学习绘画、泥塑。40年前的吴为山还不懂得小小的泥人与中华文化有着怎样的渊源,但艺术的种子已在他心底埋下。“在艺术的道路上,那是我最早吮吸的乳汁,这份恩泽时时让我明智。早年间,吴为山一家人挤在13平方米的屋子里,白天母亲为他和泥、锤泥,晚上就睡在沙发上给他腾出雕塑的空间。更好地继承医圣张仲景医德医风。

古代名医张仲景铜雕

还有很多翻模工,他们忍着呛鼻的化学物质味道工作,把很多作品中微妙的地方还原好。“我们都是普通劳动者,懂得感恩,才能以好作品打动人。”从无锡惠山脚下走出,来到南京师范大学,后来又相继在欧洲陶艺中心、美国华盛顿大学深造。20世纪90年代的吴为山,一边经历了多元文化艺术的熏陶,领略了世界艺术前沿的风光;一边又心生叹息,“我看到不少亚洲人的作品基本都被美国当代艺术同化了”。这种疑惑久久不能平复,直到他1998年在美国旧金山遇见了一位98岁的德裔美籍艺术家。中医文化雕塑广告世界上有哪些著名的好看雕塑古代医学家张仲景雕塑。

张仲景名医雕塑

“巴黎充满了艺术气息,你应该待3年,但是不要太长;彼时的中国,经济大发展,人们的荷包鼓了,精神上却略显单薄。同时期欧洲的肖像雕塑正逐步被抽象艺术所取代,呈现暗淡态势。吴为山感觉需要用艺术为社会提供一些有营养的精神食粮,于是“为中外历史文化人物塑像”的想法涌上他心头。从孔子、老子到杜甫、李白,从齐白石、黄宾虹到冯友兰、匡亚明…“每一个文化巨人都是一部历史,他们的塑像所传递出的精神感动了国人,也在对外交流中把中国故事、中国精神、中国文化传播给了世界。澄城县中医医院隆重举行张仲景雕像落成揭幕仪式。

医圣张仲景玻璃钢仿铜人物雕塑

”在巴西库里提巴市,一尊总高4.46米、青铜铸造的孔子雕像矗立在“中国广场”中央,它的作者就是吴为山。雕像送达的那天,自称为“孔子粉丝”的库里提巴市市长亲自去迎接,箱子打开的一刹那,他与“孔子”紧紧拥抱。在德国特里尔市,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之际,城市公共广场立起了一尊身着风衣、手握书本、迎风前行的马克思铜像,它的作者也是吴为山。在联合国总部纽约,时任联合国秘书长的潘基文在参观完吴为山雕塑展之后,挥笔写下了“上善若水”四个字,他说:以张仲景代表的中医药文化一直是我国的瑰宝。

历史名医张仲景铜雕像

“这些雕塑不仅表现了一个国家的灵魂,更是全人类的灵魂。”“一生做一件事情很不容易,你要把一代知识分子的精神风貌塑造出来。吴为山不仅塑造出大量中外知识分子的精神风貌,他还把这种精神传递给了世界。

相关图片

相关资讯

微信/电话同号 135-8216-1651
返回顶部
导航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