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越了半个多世纪的五一广场,历经沧桑巨变,折射出时代的变迁。它不仅承载了无数人记忆,自身也具有重大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如今,随着城建愈见成效,算得上太原资格最老地标的五一广场也将再次升级提档。旧貌换新颜,自然会勾起人们对其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关注。才让今天的太原人看到了这一传统民间艺术。

五一广场,太原最著名的地标之一,而且也是资格最老的地标。横贯南北的五一路、并州北路,与纵横东西的迎泽大街,在五一广场相交。周围还有起凤街、海子边、侯家巷、五一东街、东岗巷、迎泽南街等10余个街巷路口与其汇接。五一广场的前身,是明太原府城的八座城门和关城之一的当时叫作“承恩门”的故址。这个陪伴了太原人近的城市地标五一广场。

据载,承恩门门首有雄壮的城楼,大城外有月城,月城上建有箭楼。山西新军两营官兵从承恩门外十里铺狄村发难,与城门守军里应外合,一举拿下太原城,结束了满清政府在山西的统治。此后几十年里,五一广场又先后几经变迁,从假山喷泉,到广场雕塑,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形成了一大一小、南北遥相呼应的五一广场,自此完全对外开放。太原人最熟悉的地标广场五一广场将要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每年它都以宽广的胸怀接待着来自全国各地数以万计的游客。清晨,护旗手肩扛五星红旗迈着整齐的步伐走向国旗台;古紫藤树上那一挂挂胜似葡萄串的紫藤花让人流连忘返…每到周六的傍晚,北广场的大银杏树下,不同肤色不同年龄的英语爱好者围在一起相互交流学习着…那是多少太原人的记忆啊晋泉之声可以转送到晋阳湖公园或汾河公园。

升国旗、雕塑喷泉、健娱活动使五一南北两广场各具特色地展现着它政治、地域文化和广场文化的属性。其中,北广场将结合历史资料拟复建“首义门”纪念辛亥革命太原起义的功勋,承担起太原市的精神象征和城市灵魂,肩负起英雄太原、文化太原的载体和坐标。

雕塑的主题为“伟大的开端”,是一组反映八路军北上抗日的纪念群雕。“国旗广场”以打造太原城市礼仪空间为主题,使国旗精神和国旗文化进一步成为太原人民共守同信的精神支柱,建筑起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