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像彩塑丨佛像彩塑是流行于温州民间的一种雕塑工艺,作为一种传统工艺美术,其历史十分悠久。它源自传统佛像雕塑,因而彩泥塑工艺多用于佛像、神像的制作,由于工艺精良,技术成熟,故温州地区的彩泥塑像,大多神圣庄严,气韵生动。院落曲径幽深,栽满了各式植物,其间三三两两地摆着几尊雕塑,静静地立在那里,浑身散落着岁月留下的痕迹。从中国的古典文学史、美术史,到西方的解剖学、透视学、美术史,周如章如饥似渴地汲取着广域的知识,融会贯通,实践积累,不断创造出独具代表性的雕塑作品。北京十大建筑之一历史馆内的毕昇像,就是周如章的作品,那一年,他刚上大三。而园林景观设计是指利用各种自然要素或人工要素创造和安排环境空间以满足人们的需要和享受的手段。

毕业一年后,他雕刻的杜甫像,被中国现代设计教育奠基人—雷圭元先生评为“旧不抄袭”。屈原、李白、怀素等历史文化名人,皆在周如章双手的塑造下,从历史中浮现出来,走进庙宇神殿,走进博物展览馆。儿子周潇莽循着父亲的轨迹,从年轻时就广泛地涉猎各类艺术,把一片用心投入在雕塑上。抛掉杂念,清静地做手艺,是父与子的珍贵默契,亦是师与徒的岁月相持。所以我们才能于零五年看到这个经典的舞蹈节目千手观音。

佛像千万,伫于大地,古人留下的杰作至今让无数人感叹与向往。周如章和周潇莽去到山西、山东、北京各大名点,遍访名山大川石窟或寺庙,精研学习佛像彩塑,在古人塑造的文明中领略气魄,体悟精髓,潜心借鉴。一次又一次的山西之行,让父子二人在学艺跋涉之路上不断进阶。80年代的庙宇管理还不甚严格,可以走进庙宇,近距离观看佛像,带着泥巴就地临摹。那时没有旅馆,所以只能住在农民家或是庙中,一住就是半个月。佛像各种手势代表什么意义佛像的各种手势代表佛像的不同身份。

他们重返创作的空间,用画笔描绘着眼中的模样,刻画着心中的敬仰。那些历经光阴的容颜,在他们双手中,已经慢慢地清晰起来。希望手艺商业化与产业化,不会形成一个固态的模型,从而缺失手艺本原的艺术特性,让手艺成为流于形式的商品。在周如章的创作中,可以将自我的想法和思路融入其中,并加入现代的元素,保持手艺鲜活的个体性,让创作更加艺术化一点。他用了许多年的时间,在古法脱胎夹苎工艺这一传统漆艺的基础上,进行了诸多改良,既有着与传统一脉相承的风格,也融合了时代的审美与特色。例如手工艺术大师精雕细琢的麒麟抱月柱头。

83岁高龄的周如章,依旧每天来到工作室指导与帮忙,日子一长,那份舍不下的情怀便显得愈发深刻。周潇莽向来都尊重父亲的想法,亦父亦师,二人把佛像彩塑做精做深,一心一意,身心清净。在这个简单的工作室里,时间一来一去,更多的生命从历史中走来,这些默然站立的佛像,他们虽静止,却在无声中演绎着盛大。他们的身上,存留着世间与光阴的故事,被父子珍爱,被世人敬仰。铜雕界的艺术家们用自己那一双双巧手打造出一款款生动的雕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