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陵墓千古谜团被解开,“摸金校尉”始祖坟墓被发掘

历史对于的曹操,争议颇多,但不可否认,曹操是一个枭雄,生于乱世,挣扎一生而未见太平。曹操生于公元155年,死于公元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人。曹操在世时,担任东汉丞相,后为魏王,去世后谥号为武王。能否破解曹操墓的千古谜团?而该墓之所以被称为“曹操墓”,与盗墓贼偷盗的两件文物有关。
Date: 2022-09-03 15:16:53 | View: 49

曹操陵墓千古谜团被解开,“摸金校尉”始祖坟墓被发掘

曹操生于公元155年,死于公元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这便是所谓挟天子以令诸侯,他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

魏武帝曹操砂岩石雕塑像

曹操在世时,担任东汉丞相,后为魏王,去世后谥号为武王。在现今很多的盗墓探险小说里,曹操变成了摸金校尉的始祖,或者是发明人,换句话说,他是盗墓者的祖宗,许多网络小说里,更是直接说:为何会流传这样的说法,我们在这里也不一一细说,毕竟当时天下纷乱,兵家争伐,粮草不济时,把财富的主意打到死人的头上也是很有可能的,所以,曹操麾下的“摸金校尉”、“发丘中郎将”应运而生。作为盗墓者的始祖,曹操自然对自己的坟墓十分看重,所谓算尽机关,1000多年来,关于曹操墓,有七十二疑冢之说,有许昌城外说,有漳河水底说,有铜雀台下说等,莫衷一是,谜团重重。

三曹(曹操、曹丕、曹植)雕塑

据《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记载,曹操于建安二十三年六月,颁布《终令》:两年后的春正月,曹操于洛阳薨,临死前,曹操再次发布《遗令》:“吾死之后,葬于邺之西岗,与西门豹祠相近,无藏金玉珠宝。”这个《遗令》是西晋著名文学家陆机在宫内秘阁中无意间发现的。从上述曹操颁布的两道命令可以看出,曹操是把自己的墓地定在了邺地西边西门豹祠以西的一块高地上了。有研究者认为,这只能作为考察曹操墓地的参考,还不能作为确切的依据。因为在曹操死后,他的后代和亲信并不一定会严格地按照其命令来办理,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再做决定。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曹操死后确实葬在了“高陵”,也就是西陵,这一点《三国志》有明确记载。西门豹祠位于今安阳县安丰乡丰乐镇村一处临路高地上,祠堂早已不存在了,现场只留下三四块古碑,其中两道字迹已经随着岁月的打磨,看不清楚了,而另两道却是清道光年间以及民国修建的。

曹操曹植曹丕古代人物铜雕

其中道光二十七年修建的《重修邺二大夫祠记碑》碑文记载:另有一部文献的记载,更具体地点出了西门豹祠与曹操墓的关系。”在这里,明确点出了曹操的“西陵”在邺县西30里地,也应该在西门豹祠西十五里地处。河南省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南的大墓,在国家组织抢救性发掘之前,已经多次被盗。而该墓之所以被称为“曹操墓”,与盗墓贼偷盗的两件文物有关。

历史典故曹操把酒论英雄情景小品雕塑

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南“曹操墓”所在地,原为一窑场取土点,被挖掘五六米深后遭到废弃,有勤快的村民在此种上了庄稼。2005年底,种庄稼的村民在此浇地时,发现有一处地方水一直向下流,经查看发现那里有一个洞,推测下面可能是古墓;其中在2008年,安阳县安丰乡派出所侦破的盗掘“曹操墓”案件中,从盗墓贼手中缴获三块墓内汉画像石,画像石上部有“主簿车”、“咸阳令”、“纪梁”、“侍郎”等字样,其下部为水陆攻占图场面。

古代名人曹操石雕

从画像石的铭文来看,墓葬规格相当高,应该为汉魏时期的高级贵族墓葬。据说,从墓葬中盗出流失到民间的文物极多,有瓷枕、石璧、垫脚石、刻铭石牌和船形石器等,其中有的还是首次发现。据盗墓贼交代,瓷枕上刻有“魏武王御用”字样,刻铭石牌上也有“魏武王”字样。曹操生前为王,他儿子曹丕做了皇帝以后,他才被追封为魏武帝;河南省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南的大墓,墓室中发现一具男性遗骨,经相关专家鉴定该尸骨死亡年龄在60岁左右,是一男性老人,这个特征与曹操终年66岁吻合,应为曹操遗骨。

曹操曹丕曹植铜雕

至此,曹操墓的真相终于揭开,千百年来的扑朔迷离,异说种种,疑雾重重,并由此产生了对曹操的许多怀疑和曲解也将大白于天下。令人惊讶的是,曹操墓葬十分简朴,并没有许多金银器饰的陪葬,更别说什么殉葬坑了,一代枭雄陨落,最终不过是一座简单的土墓,这对于历史中的曹操,又将是一个怎样的评判?

相关图片

相关资讯

微信/电话同号 135-8216-1651
返回顶部
导航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