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信大多数中国人都知道中国的石窟文化,就算是没亲眼见过,但肯定是从网络或书本上知道的。石窟艺术发源于古印度,公元3世纪传入中国,至魏晋时期,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等都是在此时期开凿而成,经代代相传发展到现在的规模。云冈石窟最早开凿于北魏时期,历时60余年,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皇家主持开凿的大石窟,此后各个年代都有过多次翻修、扩建,所以在这个石窟中,佛像雕塑风格各异,大致分为三个时期。

云冈石窟最早修建时,由于佛教文化在中国刚刚盛行,因此还带有浓浓的古印度异域风情,所以显得庄严而古朴。至中期,中国佛教文化已开始本土化,并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而且此时正是唐朝国力鼎盛时期,因此这一时期的佛像雕刻都极为奢华,具有精致的美感。

终于到了石窟的晚期,这一时期到了清朝,清朝崇尚清瘦体形,所以这一时期无论壁画还是雕塑形象,都显得特别清瘦,自成一种风格。到云冈石窟,首先要参观的一定是第三窟,它是云冈石窟中最大的一个石窟。与其他石窟相比,这个石窟虽然是佛像最少的,但它的佛像却在精妙,不在多。

这座石窟分为前后室,前室安放着一尊弥勒佛的塑像,表情亲切。后室安放的是一尊高约10米的三尊塑像,旁边两尊菩萨高6.2米,立于本尊两侧。尽管这个洞窟只有四尊佛像,但也是云冈石窟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窟。参观过第三窟后要参观的一定是第六窟,这个洞穴被游客称为第一大窟,这是给予它极高的荣誉。

该洞窟为长方形的两层石窟,内部规模很大,有佛像和壁画。假如观光客有耐心的话,可以细细地看看这幅壁画,上面刻着释迦摩尼从出生到成佛的一生。经过几百年的风吹日晒,依然保持着鲜活和活泼的样子,就像看漫画一样有趣。第三个是观光客中非常受欢迎的五华洞,是由第九窟到第十三窟组成的,全都是精巧的壁画。

这几个洞室壁上雕刻着飞天的神像,所有的人物都被雕刻的形体轻盈,栩栩如生,仿佛一瞬间飞出墙壁,今人目不暇接,一不小心就成了迷。不言而喻,这里的“飞天”与大家熟知的敦煌飞天相比,不差分毫,各有特色。

从大同云冈石窟考古发掘开始,就是我们国家的一张石窟文化名片,游客们大可放心地来此游览,这里散发的文化底蕴一定不会让大家失望。游手好闲还可以去附近吃一碗大同小刀削面,一天的疲倦也会烟消云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