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广场上共8位历史名人雕像,范仲淹坐南朝北,处于正中央,建立苏州城的伍子胥却“屈居”一侧。在范仲淹2岁的时候,父亲因病去世,母亲谢氏不是正房太太,于是带着他改嫁了山东邹平人朱文翰。22岁那年,范仲淹偶然得知了自己是姑苏范氏之子,于是有了恢复旧姓的想法。

之后他多次来苏州认祖归宗,但几经嘲讽,说他贪恋范家财产。最后一次被贬睦州之后,公元1034年,被朝廷调任苏州知州,当时苏州发大水,持续的暴雨造成洪水泛滥。他观察水情,分析水患原因,分分钟提出了治水策略,先疏导吴淞江,再疏通常熟、昆山入江通海的支流。

亲临现场做指挥,还考虑了以后的排水蓄水,从根本上解决了问题。范仲淹信了,此刻他“先天下之忧,后天下之乐”的情怀再次暴露,他说,若如你所说,我一家富贵算不了什么,不如让苏州士子们都富贵起来!于是在地块上建了一所规模宏大的学校——苏州州学,一开始学生少,只有二十几个,范仲淹找来知名学者讲学,书院一下名声大噪,还影响到全国,连皇帝都下诏全国各州郡县要建学宫,小孩要接受教育。

范仲淹于皇祐二年亲自订立了《义庄规矩》共计13条,这不只是一种经济上救济族人的规范,而且还是一种激励族人好学上进、教化族人培育美德的方式。譬如,在规定给予不同层次应考子弟经费资助数目时指出,“庶使诸房子弟知读书之美,有以激劝”;对在外行为不检点,有私生子来领口粮的族人一律不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