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州位于我国的西南地区,是个山清水秀的地方,近年来的经济增速也很快,有很多创新的举措。近日,贵州一个贫困县因为建造的一个雕像引起了热议。这个县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剑河县,户籍人口27.4万,2019年54.8亿,其中有不少苗族群众,这里曾经是国家贫困县,直到2020年3月才实现脱贫摘帽。较大的花盆会盛放更多的土壤。

此次引起热议的是,剑河县在2016年11月开工建设了一个大型的建筑,坐落在剑河县城清水河北岸的山坡上,这座银色雕像的高度达到88米,由不锈钢制作。这是什么概念呢,大概相当于商品居住楼的30层楼高,斥资就达到了8600多万元,对于在当时还是贫困县的剑河县来讲,属于重点工程了。花盆的使用并不需要太大。

这个雕像是当地的苗族女神“仰阿莎”的雕像,仰阿莎是苗族美神,寄托着当地苗族同胞的文化认同和情感归宿。但一经曝光之后,很多网友认为这只是个形象工程,还不如将这些资金用来扶贫。而早在2018年,就有网友对这个雕像提出了质疑,调查组进行调查后发现雕像建设审批流程合规,并没有问题。花瓶、花器、花盆和花架等物品大多數是易碎的。

而前段时间,雕像的争议再度引发,当地政府也进行了具体的回应,表示仰阿莎雕像旅游项目的开发,是由仰阿莎旅投公司负责,没有用国家的一分钱。当地政府还表示,文化旅游产业是剑河县经济发展的重点之一,不能因为质疑就不做了。不起眼的花盆其实也会影响到植物的生长。

从当地的实际情况来看,支柱产业还是农业以及以农业为基础的加工业,当地主要发展食用菌、小香鸡、钩藤、生猪等重点产业。为了实现脱贫,剑河县在发展特色农产品种植和养殖产业的同时,也发展起了旅游业,仰阿莎温泉景区就是重点旅游项目之一。另一方面就是由于种植多肉的花盆过大。

目前,景区的建设因为资金的问题曾经停工过一段时间,雕像下方的4层展示厅和周边的附属设施尚未完全完工,雕像下的小广场被暂时布置成儿童乐园,周围没有栏杆,也不收门票,即使没有建成,还是有不少游客慕名前来。讓我們能夠以較為便宜的價格將花瓶、花器、花盆和花架等物品從國外運送到台灣。

整个温泉景区2017年10月1日正式营业以来,包括仰阿莎雕像在内,共实现旅游收入2000多万元,日均接待游客量1000人次以上。2020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剑河县累计接待游客22万余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09亿元。像月季花绣球以及一些木本的植物。

近期企业的贷款逐步到位,施工工作即将重新开始,并计划在年底前完成。到时候,除了温泉和雕像,周围还准备建少数民族文化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