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8日,由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交流局指导,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和绵阳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共绵阳市委宣传部、绵阳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和北川羌族自治县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一届海峡两岸大禹文化交流活动暨2019年大禹诞辰祭祀典礼在北川羌族自治县永昌镇禹王广场隆重举行。8日上午,伴随着一声声擂鼓声,72面道旗手拾阶而上,81位身着羌服的龙舞女和90个耒锸男子在乐舞伴奏下用龙舞和耒锸舞为华诞献礼。随后,身着汉服的66位妙龄女子,踏着传统的禹步急速列队出场。在奏乐颂歌的同时,女子们轮流向大禹祭坛敬献鲜花和贡品。

礼毕后,身着古羌盛装的19名壮士走入会场,每人手持一把写满颂文的竹签。在朗朗颂文声中,壮士们面向所有来宾面朝大禹塑像三鞠躬行大礼。“在北川民间,从唐代起,老百姓祭祀大禹最主要的方式便是去禹王庙或禹王宫庙祭,祭祀三牲、香烛,表达对大禹的敬意。而今年的第一届海峡两岸大禹文化交流活动暨2019年大禹诞辰祭祀典礼,从形式上来说,将三牲换之以鲜花果篮这样的流程,更能一年复一年地传承下去。当天,在庆典队伍随羊皮鼓有序到达9个许愿鼎时,参会的人们向路两边土地撒五谷杂粮的种子。“寓意大禹分天下九州,人民群众五谷丰登,由此表达全体中华儿女对大禹的敬仰之情和对伟大祖国繁荣昌盛的良好祝愿。

北川是全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是大禹的诞生之地,县内至今集中完好地保存着扬雄、李白、颜真卿等历史名人题写的有关大禹的题刻,祭祀大禹的禹王庙遍布全县各地。民间老百姓也一直通过在大禹庙或禹王宫等场所祭祀大禹的方式,将大禹文化传承下来。改革开放后,祭祀大禹的习俗在北川再度兴起,特别是近年来,每年但逢大禹诞辰,祭禹群众多达数万人。“近年来,全国各地大禹后裔,包括世代为大禹守陵的浙江姒氏家族、夏氏宗亲,以及韩国、日本、加拿大和意大利等国的华侨后裔等,每年多达数千人前来北川禹里祭禹、认祖归宗。

为贯彻落实省委《关于实施四川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的意见》精神,围绕传承大禹文化、弘扬大禹精神,实施文艺精品项目创作生产,北川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和四川小城轶事影视传媒有限公司共同出资1500万元,拍摄大禹题材电影《禹城秘事》,真正让历史名人及其文化“活”起来。目前,由著名雕塑大师叶毓山主创的大禹雕塑和大禹文化浮雕已落成并与观众见面;大禹博物馆临展区完成布展挂牌并对外开放,新馆建在禹里镇并完成了项目选址和科研工作,力争2020年完成布展并对外开放;

大禹祭祀被成功列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重要内容之一;“大禹历史文化名镇”以及“九州禹迹禹文化体验区”等六大文化旅游片区的产业布局正紧锣密鼓地规划,“天府旅游名县”创建也正式启动;依托“大禹文化之乡”“羌绣之乡”等资源优势和139项非遗保护项目,北川县开发了禹羌文化演艺、歌舞剧、情景剧、工艺品等文创旅游产品1500余种,培育文创企业30多家,年产值35亿元,同时带动了3000多人就业。

自省委实施四川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以来,北川县委、县政府编制了项目规划,印发了《历史名人大禹文化传承创新工程“六个一批”项目的实施方案》。本报讯7月8日“大禹文化与天府旅游名县建设研讨会”在阿坝州汶川县举行,来自全国的数十位文化、旅游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共同探讨大禹治水、大禹文化等话题,为汶川文旅融合打造“大禹故里”“天府旅游名县”品牌建言献策。汶川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大禹文化更是拓宽了汶川文化影响力的深度和广度。纪念大禹,既是传承中华民族精神,也是汶川文旅融合打造“天府旅游名县”的重要抓手。

“大禹是四川第一个历史名人,是华夏儿女理想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睿圣哲人。”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四川省历史学会会长谭继和说,在新时代应该对大禹进行新的文化解读,确立大禹新的历史地位,其文化遗存为今天促进乡村振兴、家国情怀与乡村文化建设,留下了珍贵的祖源记忆与精神财富。北京丝绸之路文史研究所所长汤珂认为,汶川有大量与大禹相关的历史文献和历史传说,但这些并不受主流学术界认可。

因此,他建议必须有严谨的实物证据链,进行大禹文化的说明与展示;要促使羌、禹二者因素的文化性紧密结合,更要凸显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具有的巨大功绩。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徐学书提议,在汶川建设“大禹治水纪念碑”,确立“大禹治水”与“大禹故里”的深度关联,为汶川再造一个文化、旅游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