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优等生和一“差生”在做作业,优等生才思敏捷、字迹优美,努力的样子都感动了自己,正在奋笔疾书、才思泉涌、顺便自拍发朋友圈时,一直闷不吭声的“差生”忽然把作业本往桌上一拍——做好了。当“巨鹿之战”中项羽威震天下时,南线的刘邦却运用自己愈发炉火纯青的手段,三分军事、七分政治,本着“闷声发大财闷声大发财”的原则,竟然长驱直入,毫不费力地向咸阳挺进。得知这个消息,项羽极其震怒,当初战前,和刘邦约定“先入关者为王”。那是因为自己根本没把刘邦这个瘪三放在眼里,自己也就打打嘴炮而已。章邯投降后,项羽直接拍板让他当雍王,答应自己灭秦后让老章替自己治理关中,根本没老刘什么事儿,怎么现在会是这样呢?

相比于项羽的骑马与砍杀,惊天动地、轰轰烈烈,刘邦的进军就很像在“混”一样,打得不紧不慢、打得恍如隔世、打得慢条斯理、打得气定神闲,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绕,取道颍川、南阳,打算从武关进入关中。其实,刘邦也不是一点追求没有,相反,人家做梦都想先项羽一步入关,成为关中之王。因为当时的关中大地经过历代秦王的经营,早就是沃野千里,无比富饶。

更何况嬴政同志统一六国后,六国王室的财宝、美女统统都被运回咸阳充实后宫,这对出生偏僻小县的刘邦,简直是天上人间,兄弟们出生入死这么多年,不就是为了抢钱、抢粮、抢女人吗?但每天吃早餐看的《楚国日报》,写的都是上将军项羽所向披靡、杀人无数的光辉战绩,气得刘邦摔了几十杯星巴克。刘邦当时之所以选择走南面的武关,根本原因是当时北面的崤山天险和函谷关实在太难啃,当年六国的无数次合纵攻秦都折在了这里。掂量掂量手中的两万人,充其量也就一个师多一点,刘师长毕竟不是李云龙,再给他一个兵团他也未必敢打函谷关,所以打算搞搞迂回,干点偷鸡摸狗的勾当。

前面我们提过这哥们,他的社会成分是旧贵族,而且是很大的贵族,祖上五代都是韩国的丞相。少年时为了光复大韩,就请了个猛男扔锤子想做掉秦始皇嬴政,结果因为功课没做足,砸到了嬴政的副车,失败了,没奈何,只能跑路了。功败垂成的张良并不死心,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有一天,张良在沂水边散心,忽然看到一个知性的老头坐在汜桥上面。张良没见过法国大雕塑家罗丹,自然不知道这是思想者才有的优雅坐姿,只觉得老头是不是和老太吵架了,有点想不开,于是好奇地看了几眼。老头也发现张良了,他把鞋子脱了,放在鼻子下闻了闻,露出了会心的微笑,然后轻轻一抛,把肥皂,哦不,是鞋子扔进了水里。

老头又不是美女,他的脚沾满了黄泥,也没有涂指甲油,估计涂了更恶心。张良此时心中有一万只草泥马在奔腾,真想拿刀剁了这老不死的。但张良虽然出身贵族,却因为国破家亡、国仇家恨,自幼饱经忧患、受尽磨难,因此他还是平静地、客客气气地帮老人家穿上了鞋。”此时的张良兴许是因为太紧张,又或许是风太大,没听清几点钟。反正约会嘛,早到点总没问题,于是鸡鸣时分就来了,结果看到老人,劈头盖脸给了张良一顿臭骂,骂完看着满脸口水的张良,让他五天后再来。但张良是一个有执著理想的男人,正是因为这份理想,他相信自己的直觉,不放过一点点希望和机会。这半个月来,张良在观察老人,老人也在观察张良,他的执著、隐忍、坚韧,让老人知道:”于是把黄冈密卷,哦不,是当年那位经天纬地的超级猛人姜子牙写的专著《太公兵法》传给了张良。
在前面的篇章中,我们花了相当的篇幅写姜子牙,他不仅是媲美曼施坦因、古德里安、隆美尔一样的战术天才,更同时兼具了可怕的战略眼光和政治才能,读过《六韬》的同志都知道,在这本书里,姜子牙把“战略”摆在了比“战术”和武器更高的层面上论述。后来,“黄石公授书张良”的故事给了后来许多的文艺作品以灵感,比如电影《功夫》,他的导演叫史蒂芬·周,大名周星驰。但张良具体的战术能力并不是顶尖的,再加上韩国军队实在不咋地,所以一直以来和秦军反复地焦灼拉锯。
公元前207年,当刘邦不紧不慢攻占颍川时,和韩王、张良会和了。对韩王,刘邦也就路人的印象,但看到张良,刘邦如获至宝,因为天生的政治禀赋,让刘邦一下就感觉到张良身上可怕的才能。而看到刘邦,张良的内心也是相当震撼的,虽然这家伙满嘴“荤段子”,看起来比“特没谱”,但身怀绝学、阅历丰富的张良也很快感觉到刘邦与生俱来的政治天分——这个人是我命中注定的老板!兴高采烈的刘邦屁颠屁颠地找韩王要人,韩王虽然没啥能力,但对于一直以来才能卓越、工作勤恳的先进工作者——司徒张良同志,他是坚决不肯放人的。
“要不这么着吧,小张的组织人事关系还在你这,但暂时在我手底下干活,过段时间再让他回来不就行了。”看着刘师长手底下两万多号拿着武器的大头兵帮着提神醒脑,还有樊哙、周勃这样杀人像杀猪的专业人员促进思考,韩王——同意了。从此,刘邦得到了一个当世最顶尖的战略家,而几年后,当世最顶尖的战术家韩信也将纳入他的麾下。于是,在充值送的张良到账后,氪金玩家刘邦终于鸟枪换炮,开始急进关中。一路上,张良把对人性、战略的把握到了极致,更令刘邦觉得相见恨晚。“您虽然想直捣咸阳,但一路上强大的还是很多的,如果不拿下,一来所有的都会觉得您怂,抵抗的决心会更强。
”走了几里地,张良立刻让刘邦叫住部队,叫一小拨人带着刘邦“武安侯”的旗帜仪仗继续走,大军主力却趁夜色,走小路杀了个回马枪。此时的宛城守军以为刘邦撤了,如释重负,正在吃饭喝酒开,结果刘邦又猝不及防重重包围宛城,他们的心理防线顿时遭受重创。刘邦又再接再厉、采取攻心战术,招抚郡守、赦免百姓,七分政治、三分军事,兵不血刃一下子就攻取了宛城。“峣关守将的老爹是杀猪的,这小子很贪财,他一直想搞点钱在洛阳买房买地养老。
您在那小子账上打点儿钱,然后在布置大量的旗帜作为疑兵,造成大军压境的错觉,不就完了嘛。”刘邦一听,哎呀小张你可以啊,不愧是老子的狗头军师,脑子够用。没想到效果比预期还好,守将留着热泪拉着郦食其的手说:“还是刘老板懂我啊,胡亥这狗东西已经半年没发饷了,老子房贷都快还不起了。回去跟刘老板说,以后我就跟他干了,路我熟,一起去咸阳揍胡亥他丫的!
”小张苦口婆心地劝他,“秦人强悍不服管,再说,我看那个守将本来就不靠谱,他想跟您干,不过是他个人的想法,要是他被手下人做了,咱们之前所有的努力都白费了。”后面的结果毫无悬念,守将满怀希望开了城门,樊哙、周勃立刻冲进来杀得守军人仰马翻,刘邦一败秦军于峣关,再败秦军于蓝田,于公元前207年10月驻扎在咸阳郊区的霸上。项羽证明了这一点,将来韩信又证明了这一点,未来,还会有兰陵王、檀道济、袁崇焕等无数人证明这一点。可如果有本事,却对基本的人心缺乏洞察,那么迟早会被冰冷的钢刀捅个透心凉。我们要锻炼大本事,更要培养大智慧,才能不畏风雨、不动如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