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骆驼在受伤后会躲在一个不被人发现的地方养伤,养好伤后才会露面。由此我们知道,骆驼只要有力气挪动身躯,哪怕伤口再疼,流再多的血,也还是可以践行“躲避养伤”这一精神旨要的。但如果一峰骆驼病了,病得无法从地上爬起,它就无法践行这一精神旨要了。

平时,它迈着稳健的步伐在沙漠中行走,临死前,想再往前爬一点,都没如愿。在柔软的驼峰间颠簸摇晃着,我居然搂着驼峰香甜地睡了一觉。我嗅到了不远处大梁坡村散发着生命的湿气,紧接着我就看到村口的那座湿漉漉的井台。

抚着母驼背上因体力消耗过多明显地矮下去的双峰,回味着沙漠中那驼乳的浓香,我心中充满了难言的感动。而驼们激动地嘶叫着,迫不及待地朝着小村庄奔跑起来。每每听到这首曲儿的时候,思绪就会感慨万千、自言自语“沙漠的路道,哪只是骆驼才走的啊,其实人和骆驼又有何异呢,人所行走的路儿虽不是什么沙漠,但也不是什么绿洲,只不过骆驼有的是两个可以抗旱、备难的骆峰。

人的心窝看似是一拳头又似颗红桃,但TA却可以为你承载千钧重负,助你跨山、越马、突阴风。所以,我对骆峰的理解,就是要有一颗健康、阳光向上的心胸比拥有任何都重要”!骆驼,沙漠之舟,生活于沙漠,曝晒于烈日,饱饮于溪头,狂食于启程,行走于沙海,忠实地驮运货物,没有思想,有的只是耐心和沉默,把自己囿于无际的瀚海,就这么淡淡的走完一生,终老于那片走不出的世界。

即使开启了新生之门,有太多的不适应,肥水嫩草,养不活执著的骆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