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我相信我们看到过不少关于家长打压孩子想象力的新闻,在这个年代下,孩子们早早就成为了爱好班、兴趣班的“奴婢”他们早早的就被家长卷在了笼子里,很少有出去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的机会,久而久之,他们就成为了父母的机器。正是因为这样,他们的想象力在不知不觉中就被扼杀在了摇篮里。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出生于德国符腾堡王国乌尔姆市,毕业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犹太裔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于1879年出生于德国乌尔姆市的一个犹太人家庭,1900年毕业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入瑞士国籍。1905年,获苏黎世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爱因斯坦提出光子假设,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因此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奖,1905年创立狭义相对论。在学校受宗教教育,接受受戒仪式,弗里德曼是指导老师。

1889年,在医科大学生塔尔梅引导下,读通俗科学读物和哲学著作。10月29日,爱因斯坦迁居苏黎世并在瑞士理工学院就读。1899年10月19日,爱因斯坦正式申请瑞士公民权。1900年8月,爱因斯坦毕业于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12月完成论文《由毛细管现象得到的推论》,次年发表在莱比锡《物理学杂志》上并入瑞士籍。1904年9月,由专利局的试用人员转为正式三级技术员。1913年,重返德国,任柏林威廉皇帝物理研究所长和柏林洪堡大学教授,并当选为普鲁士科学院院士。

生活在战争鼓吹者的包围之中,却坚决地表明了自己的反战态度。9月,爱因斯坦参与发起反战团体“新祖国同盟”,在这个组织被宣布为非法、成员大批遭受逮捕和迫害而转入地下的情况下,爱因斯坦仍坚决参加这个组织的秘密活动。10月,德国的科学界和文化界在军国主义分子的操纵和煽动下,发表了“文明世界的宣言”,为德国发动的侵略战争辩护,鼓吹德国高于一切,全世界都应该接受“真正德国精神”。在“宣言”上签名的有九十三人,都是当时德国有声望的科学家、艺术家和牧师等。就连能斯脱、伦琴、奥斯特瓦尔德、普朗克等都在上面签了字。

当征求爱因斯坦签名时,他断然拒绝了,而同时他却毅然在反战的《告欧洲人书》上签上自己的名字。1921年,爱因斯坦因光电效应研究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他的研究推动了量子力学的发展。同年1月27日在普鲁士科学院作《几何学和经验》的报告。4月5日至5月30日,为了给耶路撒冷的希伯莱大学的创建筹集资金,同魏茨曼一起首次访问美国。在访问芝加哥、波士顿和普林斯顿期间,就相对论进行了4次讲学。

每一个人都像是一本书,每一本书都通往一个可能的世界。书是阶梯,帮助人们登上理想的高峰,让我们一起讲述书与人的相遇,共享书香人生!爱因斯坦罕见少年旧照爱因斯坦十六岁时报考瑞士苏黎世的联邦工业大学工程系,可是入学考试却告以失败。看过他的数学和物理考卷的该校物理学家韦伯先生却慧眼识英才,称赞他:“你是个很聪明的孩子,爱因斯坦,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但是你有一个很大的缺点:”韦伯先生是讲对了,爱因斯坦在数学方面可以说是“天才”,他在12岁到16岁时就已经自学学会了解析几何和微积分。

而对于不想表现自己这个“缺点”,他也是“死不悔改”。“我年轻时对生活的需要和期望是能在一个角落安静地做我的研究,公众人士不会对我完全注意,可是现在却不能了。他的母亲会弹钢琴,希望爱因斯坦学习小提琴,不仅要培养他对音乐的热爱,但也能帮助他融入德国文化。根据指挥家莱昂·博茨泰因,爱因斯坦在五岁已经开始学习小提琴,但在那时他并不喜欢小提琴。

当他13岁时,他接触莫扎特的小提琴奏鸣曲,从此就爱上了莫扎特的音乐。爱因斯坦自述从此他开始“系统性”的练习,并表示“比起责任来,爱好是更好的老师。”17岁时,他在阿劳地方一个学校督察面前表演贝多芬的小提琴奏鸣曲。督察说后来说他的演奏“很杰出,并揭示了卓越的洞察力”。从那时起,音乐在爱因斯坦的生活中扮演了中心的角色。他虽然从未想过成为职业音乐家,但曾和一些专业人士一起在私人场合为朋友演奏过室内乐。他在波恩、苏黎世和柏林时,室内乐是他社交生活的一部分。1931年,当他在加州理工学院做研究时,曾去洛杉矶拜访佐尔那家族音乐学院,并和刚刚结束两载巡演后退休的佐尔那四重奏一起演奏了莫扎特和贝多芬的作品。爱因斯坦晚年时,刚成立不久的茱莉亚四重奏去普林斯顿拜访了他。

博茨泰因说,爱因斯坦的配合和音准给茱莉亚四重奏对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从小喜欢运动,一生坚持不懈,直到老年,人们尊重地称他“老年运动家”。有人认为科学家都是成天坐在试验室,摆弄机器,计算数据,生活单调,性格孤僻。其实,不少科学家把生活安排得非常丰富多彩,充满生气,爱因斯坦就是一个典型例子。他在学习或工作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仍抽空参加多种文体活动,尤其喜欢爬山、骑车、赛艇、散步等体育活动。有人形容他工作时的劲头“简直像个疯子,似乎有使不完的精力。

爱因斯坦这种充沛的精力,正是来自他的合理休息和经常锻炼的结果。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理想,这种理想决定着他的努力和判断的方向。就在这种意义上,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看作生活目的地本身。数学想象的领域有助于把精神从纷繁的俗物中解脱出来,就这个意义而言,我认为他确实是一个孤独的人。他的哲学可以叫做一种超验的唯物论,这种哲学达到了形而上学的前沿,那里可以完全割断对自我世界的纠缠。

对我来说,科学和艺术都是我们天性的表现,它们高出我们的生物学需要之上而具有终极价值。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严正的朋友。所以在把他的遗体送到火葬场火化的时候,随行的只有他最亲近的12个人,而其他人对于火化的时间和地点都不知道。对于这样的一个人,难道我们不应该尊重他,敬仰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