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今日头条组织的活动,我来到了重庆,来到了渝中,我先看的便是城门,一处叫“通远门”的城门。”据明万历《重庆府志》,秦朝相国张仪始筑江州城,重庆才有了真正意义的“城”,才有了城门。重庆古称江州、巴郡、楚州、渝州、恭州,公元前221年秦一统天下,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巴郡为其一。因嘉陵江古称渝水,开皇三年隋文帝杨坚以渝水绕城,改楚州为渝州,此为重庆简称“渝”的由来,这是一段官方常用的文字介绍。

南宋孝宗淳熙十六年,皇子赵惇受封恭王,同年二月十八日受禅即位。赵惇高兴地说这是“双重喜庆”,认为恭州是他的福地。干脆在八月升级恭州为“府”,易名“重庆”,重庆由此得名。旧时的重庆城很小,仅约4平方公里,以大梁子为界分为“上半城”和“下半城”。老重庆人说,“九开八闭,十七座城门”,与著名古都南京“内十三,外十八”有一比。上半城有“通远门”、“定远门”、“临江门”、“洪崖门”、“千厮门”、“西水门”、“朝天门”;

下半城有“翠微门”、“东水门”、“太安门”、“太平门”、“人和门”、“储奇门”、“金紫门”、“凤凰门”、"南纪门"、"金汤门"。这座古城三面环水,城墙随山就势,环江为池,形成了城内是山,城外是水的城市格局。以第三次的宋砖城来说,重庆新添了“镇西门”、“太平门”、“薰风门”、“千厮门”、“洪崖门”5个城门,古城范围也随之扩大近两倍。更值得一提是,这座城市的防御体系相当了得,抗击蒙军长达40年之久,西线蒙军“顺流而下、直取临安”的战略意图成为泡影。

我曾研究一段时间城市风水史,著的《风水三千年》,我发现重庆的明石城,是中国传统风水学与建筑学的运用精华,中国古城门风水设计最的特点的,不在北京,不在南京,就在重庆!戴鼎改建宋砖城时,按金、木、水、火、土五行方位,以九宫八卦之象,取“金城汤地”之意,修筑了九开八闭十七座城门,这种古城门建筑风水设计,还有哪个地方有?相当可惜的是,在现代城市建设中,重庆与其他城市一样,九开八闭十七座古城门,都被折拆了,现在竟无一座完全的,仅残存“通远门”、“东水门”、“太平门”、“人和门”。

通远门是目前保护最好的一座城门吧,开发和利用得也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