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在艺术中传达着年轻人的迷茫、迷失与孤独,又同时对其进行了解构。冥思苦想或或茕茕而立的形象,孤独、内省、反抗的气质融入其中,形成作品特有的张力。但他本人却试图缩小这种戏剧性的因素,所以这需要他通过个人的语言方式和创作方法把观者的注意力从作品中的具体形象上引开。树木躯干犹如被利刃劈砍过。

换而言之,他所追求的是雕塑在形象中的自述,而不是用形象进行文学阐释,最终让观者的思绪掠过物理性的身体,消失在雕塑空间的深处。孤独、内省、同时又极力冲破规训,可以说是胡柯作品中其独特的气质之一。比较常见的结果是给树皮留下疤痕或者是让树枝受损。

但在这种孤独的背后,凝结着一股不平静的张力,人物形象中的身体和精神是一种冲突又无法逃离的羁绊关系。这与胡柯在对作品中戏剧性因素的处理方式上有些最为直接的关系。在碎片化的日常状态中去寻找自我的主体意识,也是艺术家在戏剧性因素和预留空间所埋下的伏笔。形成了一种大树喷泉的现象。

胡柯在建构雕塑个人语言的同时,又不乏个体的自我内省的观照,这与他作品中人物形象的自我迷恋又渴望出逃的气质异曲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