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朋友们好,感谢您的赏光点击,这里是记译中心,一个志在“记古今历史,译中外名篇”的号。点击加,记译君的文章将准时送达哦~今天准时送达的是记译君专栏“解毒《贞观政要》——又名唐太宗黑隋炀帝记”的第一篇文章。在开始正文之前,记译君得先声明一下,这个“唐太宗黑隋炀帝记”中的“黑”并不是那种无脑黑的意思,而是类似于唐太宗那种“额比额杨表叔高明多了”的傲娇式吐槽。好了,闲话少说,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贞观政要》是怎么记载唐太宗“黑”隋炀帝的吧。而排在虞世南之后的,便是我们今天这篇文章的最佳配角——李勣,也就是《隋唐演义》中的徐茂公了。

连环画《徐茂公退敌》和图书《名将是怎样炼成的——李勣传》书影,其实李勣本名徐世勣,字懋功,即是《隋唐演义》里大名鼎鼎的徐茂公了在介绍李勣时,前面一半都是在说他作为“徐茂公”的丰功伟绩,篇幅过半,才来到了太宗皇帝的贞观年间,记上了“贞观元年,拜并州都督,令行禁止,号为称职,突厥甚加畏惮”这么一句。作者吴兢便忍不住自己的八卦之魂了,于是,他专门插入了太宗皇帝的一段话,具体原文如下:“隋炀帝不解精选贤良,镇抚边境,惟远筑长城,广屯将士,以备突厥,而情识之惑,一至于此。

朕今委任李勣于并州,遂得突厥畏威远遁,塞垣安静,岂不胜数千里长城耶?朕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防备北方突厥这方面,他这个人呀,根本不懂得精心选拔良将,让他们镇守边关、威震北狄的妙处。他呢,只知道闷着脑袋修长城,一窝蜂地派兵驻守,一个劲儿地钻这个牛角尖。唉,额这个表叔啊,怎么就不知道吸取秦始皇的教训呢。而相比于他,朕就厉害多了,不知道比他厉害到哪里去了。

你们看看,朕把懋功派到并州驻守,听说他一去,知道他厉害的突厥人立刻就跑得远远的了。这突厥人有多远就多远后,听说北地边境一下子就安静多了。你们看看,在防备突厥方面,朕只用了一个人,但是效果是不是比额那个糊涂表叔强多了。你们说说,懋功一个人,是不是比额那个糊涂表叔修的数千里长城有用多了!”,记译君忍不住脑补了一下当时唐太宗旁边那群侍臣的反应,估计他们一定是立刻马屁如潮,狠狠地吹捧唐太宗,顺便把隋炀帝贬得一文不值,就像李世民把隋炀帝的长城贬得一文不值一般。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了,记译君觉得,太宗皇帝这段话总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感觉。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没有隋炀帝已经修好的长城,那么北境数千里皆像不设防的地带一样。这种情况下,即使李勣一到并州,突厥就“怕了怕了,溜了溜了”。但是之后呢,之后他们可以借助骑兵速度快的优势,直接迂回个几百甚至上千里,从另一个地方入寇。说白了,李勣能够威慑突厥,让其远遁而无法南下牧马,他的厉害和他背后的唐军、大唐的实力是一方面,而隋炀帝留下的长城,也是有一定的功劳的。

它就如同一个突厥的限制器和唐军的辅助器一般,让突厥无法发挥他们小股骚扰、疲惫敌人的战术,也无法自由地使用千里迂回、出其不意的战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