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公鼎,西周晚期青铜器,因作器者毛公而得名,清道光二十三年出土于陕西岐山,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毛公鼎通高54厘米,腹深272厘米,口径47厘米,重345千克,由做器人毛公而得名。
鼎为直耳,半球腹,足为兽蹄形,矮短而庄重有力,鼎的口沿还装饰有环带状的重环纹。整个造型浑厚凝重,饰纹简洁古雅朴素,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是西周晚期的鼎由宗教转向世俗生活的代表作品。
毛公鼎为西周晚期的重器,鼎内壁铸有铭文,32行,近500字,是现存青铜器铭文中最长的一篇,堪称西周青铜器中铭文之最。其内容叙事完整,千秋鼎雕塑详实,被誉为抵得一篇《尚书》,是研究西周晚年政治史的重要史料。
章法纵横宽松疏朗,错落有致顺乎自然而无做作,呈现出一派天真烂漫的艺纯铜方鼎鼎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