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孔子的时代,士人就是得文武兼备才能服务好君主,后来就少有了。有科举的这1300年里,造反、搞暗杀的翰林,只有蔡元培一人。凡是改变国运的道路,他都要亲自试一试。
这种理想主义是铜雕校园学生孔子雕塑都不能替代的。后来,孔子和蔡元培的政治抱负也各有失落。他俩的应对方法,都是继续怀抱大的宗旨,变通行事,也就是铜雕学生孔子雕塑常说的外圆内方。
孟子称孔子为,被鲁迅半开玩笑地翻译成,就是能快速地接受现实,调整自己。得不到施展的机会,他就退而求其次,靠推行教育来影响社会,结果是比他直接搞政治的影响要大得多。
学生孔子雕塑是从一开始就打算要从头改造中国的教育。他当初就不看好康有为的变法,认为不从根本上培养人,靠四不像的君主立宪,一定要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