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教神像雕塑代表着道教文化,是道教文化的精粹,是古代中国神话和传说中的神仙形象。道教神像雕塑多以山水、妖怪、神仙为主要主题,多以符号来表达,比如八卦、神像、神像、神像、神像等。雕塑的形体通常古朴简练,但细节丰富,构图精致,造型活泼,符号意象含蓄,形象生动,表现出神秘、祥和、庄严、神圣的气息。通常把道教神像雕塑安在寺庙、圣坛上,供信众敬奉,可以调节环境气氛,祈福祝福,给人以安宁、安全的感觉。现代的道教神像雕塑也可以用在家居装饰上,给家居带来神秘、安宁的感觉,达到祈福、祝福的作用。

我国的道教神像艺术与我国传统的哲学思想有着紧密的联系,它具有高度的夸张性、抽象性和写意性。我国的造像艺术强调神像领域的自由美,重视精神上的高风绝尘;追求道德美与善的和谐,不求艺术同具体客观事物相难。强调“以意为主”,“以神写形”,神寓于形,而形是外在的、形式的,只有达到对人物内在的神像风貌的表现,才是精者。道教的神像艺术除了继承我国传统的神像风格处,还充分体现了道教自己的美学思想。

道教的美学是出世的,它主张”独善其身“,追求独特的个性和解脱,追求清静无为;但它又主张顺应自然,贵生恶死,不追求彼岸世界,故它又是入世的。它认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形式不过是一种启示,一种象征,它无不表现一定的道理,一定的人格。不仅要表现其作为神的尊严,还要表现其所具有的道德、内在美和它的神通,故道教的神像是道教道德性具体化和人格化的体现。例如,天界的君王神像,被塑成雍容和善而又端庄严肃,双目下视,头戴平天冠,身着朝服,表现出一种宁静、飘逸、超然的风度,显示他具有无上的权威,超人的智慧。

神像公则被塑成温厚慈祥的神像,体胖脸圆,双眼下视,白须长垂,使人感到他是一位和蔼无私的长者,他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财富奉献给人类,抚育着万物。护法神神像,立眉竖眼,额上另长一立目,睑部肌肉夸张,身披金甲,手执金鞭,足踏风火轮,处处表现了他是一人位威力无边的“神人”,他能纠察一切善恶,使一切鬼神望而生畏,正符合了他的身份和神职。总之,无论是慈祥的神像,和善的太上老群,还是相貌威严的张天师、神像,甚至狰狞可怖的厉鬼,都反映了道教信仰者的希望、追求、理想和好恶。

道教正是通过对神像塑造,使神仙的艺术形象与信仰者之间形成一种感情上的交流,通过这种移情于信仰者而强化其对道教信仰的虔诚程度。